您现在的位置:

深秋后,眼耳鼻喉病症高发,这些你一定要了解
作者:匿名 发布时间: 2022-10-12
秋季入冬,气温逐渐下降,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,生活不规律,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,易引发多种耳鼻咽喉疾病。

秋季入冬,气温逐渐下降,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,生活不规律,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,易引发多种耳鼻咽喉疾病。


俗语说:“寒露寒露,遍地冷露。”寒露节后,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,集天地之精气的露珠,冷寒而将欲凝结,放出微微的寒光。

寒露之后,雨季喧嚣归于宁静,烈日火热归于萧瑟,露寒而冷,步入深秋,天气由此越来越冷,万物也随着寒气增长逐渐萧瑟。

盘点高发耳鼻喉疾病,你应该这样做……



起居做好保暖



白露不露身,寒露不露脚

白露节气一过,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;寒露节气一过,应注重足部保暖。


“寒露脚不露”告诫人们寒露过后,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,切勿赤脚,以防“寒从足生”。


持续性鼻塞,可引发咽部干燥、疼痛,中鼻甲肿大阻塞中鼻道,并发鼻窦炎
鼻腔黏膜反复炎性水肿刺激会导致肥厚性鼻炎,易造成息肉样变或鼻息肉,使鼻腔阻塞不能缓解并发过敏性哮喘,可造成呼吸困难、脑缺氧,甚至过敏性休克。 


适时添衣


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渐增添衣服。
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,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,则要注意防寒保暖,防止“冻”出病来。



晨练避早雾



过了寒露,早晨的雾气逐渐变得寒冷和浓重,老话说:“秋冬雾,杀人刀”。

秋冬季寒冷、干燥的空气,都要经过“肺”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。


此时如果不加以保护,不仅会诱发咽喉不适、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,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,导致来年复发。


眼耳鼻喉疾病高发


秋冬季气候干燥,冷暖多变,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夜生活不规律,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,易引发过敏性鼻炎、鼻出血、慢性咽炎、突发性耳聋等秋冬季高发耳鼻咽疾病。



#01.过敏性鼻炎


过敏性鼻炎的易发人群多为儿童及中青年人,老年人较少,全年龄段都可能患病。

其主要症状为鼻塞、打喷嚏、流清鼻涕等,重则鼻痒、眼痒、头昏脑胀影响患者睡眠、呼吸、学习和工作。重症患者如不及时治疗,会引发如支气管哮喘、中耳炎、鼻窦炎等并发症。



#02.鼻出血


因秋天鼻腔黏膜干燥,引起出血的患者增多。该症多发于儿童,成人也会出现。


儿童鼻出血多由鼻腔黏膜干燥、鼻腔炎症、鼻外伤或不良习惯如抠鼻、挑食致营养失衡等因素引起;

成人鼻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过度劳累、运动量大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、鼻腔肿瘤等;



#03.慢性咽喉炎


当咽喉部出现异物感超过3天,或者出现咽部干燥、灼热感或者轻微咽痛,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,应警惕发展成慢性咽炎。

慢性咽炎是秋冬季常见的咽喉疾病,多因气候干燥,免疫力降低引发,易反复发作。

症状咽干、口渴、咽部异物感、灼热感、发痒、咳嗽、有异物堵塞感等,通过保养和对症治疗,可减少发病次数,达到治愈。



#04.眼病


秋冬季节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红眼病,红眼病也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它的症状多表现为结膜水肿、充血、流泪、眼痛等。由于其传染性较强,如果接触了病人的眼分泌物,或与病人握手后揉眼睛、或共用毛巾等,都很容易被传染,而且该病如果不彻底治疗很容易复发。


阆中眼耳鼻喉专家温馨提醒: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提醒,耳、鼻、咽喉三个器官彼此相通,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都会相互影响。因此,若出现相对应疾病症状应及时就诊。




服务热线:0817- 6336129

官方网址:www.lzyrbh.com

门诊时间:8:00—18:30(节假日无休)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Copyright © 2021  阆中眼耳鼻喉专科医院  All Rights Reserved

门诊时间:8:00—18:30(节假日无休)     地址:阆中市张飞北路650号(环城路口)    

邮箱:641364309@qq.com     服务热线 : 0817-6336129

蜀ICP备2022014215号-1


门诊时间:8:00—18:30 (节假日无休)

咨询电话:0817-6336129

     135 4059 8880